学校简介 学府要闻 媒体聚焦 最美校园 视频校园 就业深造
岳麓书院与牛津大学皇后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思想的物质性”国际学术研讨会

窗体顶端

岳麓书院与牛津大学皇后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思想的物质性”国际学术研讨会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9月3日至5日,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皇后学院手稿与文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思想的物质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岳麓书院举行。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威廉姆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挪威奥斯陆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著名汉学家、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评价,这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会,他说:“我认为是大大成功,因为我们快乐地讨论人生哲学的核心问题,大家互相学习,收获很大。”

 

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3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岳麓书院明伦堂举行。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副教授麦笛(Dirk Meyer),岳麓书院副院长、副教授杨代春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麦笛谈到,他对岳麓书院开放的讲学传统非常欣赏,皇后学院与岳麓书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期待今后双方可以展开更多交流与合作。杨代春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海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主办方代表发言。

本次研讨会为期三天,围绕物质性与古今中国思想中知识生产、处理及诠释的互动这一主题,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切磋与讨论。会场气氛热烈,书院部分师生与海外来访学生也列席旁听,积极参与发言。

 

报告环节。

物质性在时间长河中的嬗变如何影响知识的产生、认识与呈现,物质性对知识的概念化有何作用,物质性运用何种体系进行知识的聚合及分类等课题,是近来西方汉学界新兴而活跃的前沿研讨课题。本次研讨会重点从文本生产与文本呈现的物质性、藏书与文集的物质性、书斋与档案馆的物质性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武汉大学助理教授武致知(Rens Krigjsman)以物质条件为切入点,对战国时期诗集中文学体裁的形成进行探究。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副教授麦笛(Dirk Meyer)运用俄国文艺理论家洛特曼的理论,重新思考了古代“书”类文献中文本的物质性与论证的推演。岳麓书院教授殷慧、副教授战蓓蓓分别从汉画像孔子问礼于老子、明代初期礼制的文本维度的独特视野,提出了对礼仪文本与细节化的阐释。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候选人何映天(Yingtian He)从科技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戴震三角学的物质性与其缘“情”致“理”思想观的内在关联。

岳麓书院教授戴彼得(Peter Ditmanson)从明代中叶笔记的流行与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的视角,阐释了当时野史的兴起及其对传统官方史学创作的挑战。亚洲研究协会中国图书最高奖列文森奖得主、威廉姆斯学院教授倪健(Christopher Nugent)聚焦于敦煌手稿《兔园策府》中关于封禅的书写,阐明了初唐类书中的应试模范文本与助忆结构的物质性。香港浸会大学助理教授史亚当(Adam Schwartz)通过呈现记载商代家谱的一片甲骨文,洞察了口述史至文字书写物质史的演变。弗吉尼亚大学副教授陈威(Jack Chen)论述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韵律、格律、平仄、韵脚、对仗等语言的物质性影响,包括决定一首诗歌里有什么是可以想象,有什么限制作用。岳麓书院助理教授杨勇、罗琴分别细致分析了简牍与汉代古籍中“表”的文献、明清寓居南京贰臣周亮工著述文本改易个案,强调物质的变化性在文本结构与出版文化中的重要性。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黄冠云(Kevin Huang)运用周公与周成王的故事的多重书写,强调学者应该关注不同文本之间的相关性、矛盾与互动关系。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张蕴爽探讨了朱熹的书斋空间与治学修身之互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魏宁坦(Nathan Vedal)从明清书目分类的视角追溯了晚期帝国知识分类的历史变迁。牛津大学博士候选人甘阳(Stefano Gandolfo)、哈佛大学研究员德龙(Donald Sturgeon)对数字媒体在汉学研究中的最新发展作了详细介绍与展望。

 

万安玲教授(左)和何莫邪教授(右)。

奥斯陆大学教授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yer)、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万安玲(Linda Walton)列席会议,对参会者的报告作了精彩而有洞见的评论。在5日下午的集中讨论环节,与会者就本次会议的主旨与内容进行了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讨论,并围绕人文学科与数字人文的互动、物质性的定义与阐释及论文结集成书等话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交流。

 

肖永明院长发言。

在随后举行的闭幕式上,岳麓书院院长、教授肖永明代表书院向远道而来的海外学者表示感谢。他谈到,本次研讨会是书院近年举办的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会议,是书院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次探索,意义匪浅。他同时表示,岳麓书院不仅仅是一个国学研究中心,他期待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关注和支持岳麓书院,未来书院可以成为海外汉学研究与交流的一个中心。在这里,海外汉学家可以坐而论道、找到知己。

 

与会学者合影。

 

来源:岳麓书院

记者:朱亚云

摄影:黄沅玲 向松阳

责任编辑:文亦佳

转载自湖南大学新闻网

 

窗体底端